close

新興市場憶往1030412手繪地圖.jpg

圖說:新興市場圖,努力回憶並歷經三次草稿,比對google地圖後畫出

高雄的新興夜市,算是一個大的夜市,由中山一路、中正三路、民生路及林森路包圍起來,中午之前比較偏向菜市場功能,主要有兩大區賣菜的場域,一區比較明亮現代,在南華路上,集中於靠近民生路的一小段街廓,這區是媽媽主要買菜的地點。另一邊的傳統區要從中山一路60巷進去,進去後就是很傳統很密集的市場,我實在很害怕這種地方,又暗又擠還有動物特有的血腥氣味,還好媽媽主要只會在這區買滷雞腿跟修改衣服。除了這兩區,有的菜販也會利用服飾店的騎樓賣菜,不知道他們怎麼瓜分地盤,這些小地攤跟兩大區組合成一種很生氣蓬勃的樣貌,感覺好多人在作生意、在叫賣及跟顧客交易。

 

總之,早上去逛市場視覺上是很滿足的,各式各樣的青菜魚肉,當然還有秋天的菱角、不時出現的水煮玉米或沾醬油吃的山芋頭,最喜歡剝菱角,店家會幫忙把殼先弄出一個開口,帶回家後,只要打開開口,兩手把兩邊的尖角往下彎,菱角就會打開,菱角有的硬有的軟,我比較喜歡鬆軟的,咀嚼後的清香很有一種秋天的氣氛,只要看到菱角出現,就知道秋天來了。

 

媽媽喜歡早上十一點出發去市場,理由是快收攤了,店家會算比較便宜,再者是避開其他主婦尖峰買菜時間。我放寒暑假時常陪媽媽去買菜,大半的任務是坐在機車上顧車子跟菜,媽媽不喜歡走路用手提菜,覺得太重,也不學有的媽媽用買菜車,她喜歡騎機車快速於半小時內買好青菜、水果、豬肉、魚,所以車子常常就載滿了各類食物胡亂停在路邊我沒有很喜歡跟著媽媽到每一攤採購或講價,也沒有興趣知道怎麼挑選食材,媽媽也隨我,就讓我在機車上或機車邊等著,她自己去快速採購。

 

媽媽是個人際關係經營高手,很會找話題跟人聊天,豬肉攤後來混熟了也可以先打電話預訂,有一攤滷雞腿也可以先訂,青菜攤、水果攤也幾乎都買到跟店家變很熟,採買似乎也變得順利而快速,以前不懂得媽媽何以要這麼高效率半小時內買好菜,也不清楚買菜煮菜的辛苦,只覺得每次去都買好多東西,扛得很重,也有點害怕市場的些許髒亂。結婚後自己開始煮菜才發現這真的是一個很恐怖的修羅地獄,買菜、回來要分裝要挑菜切菜、要煮,還要洗廚房跟洗碗,我自己根本無法承受,目前只能星期六花兩三個小時,處理食材跟煮個三或四天份的食物帶當午餐便當,平常都還是外食居多。

 

雖然媽媽算是在家工作的自由業,但這樣幾乎一星期至少有四天都煮飯,買外食也常常搭配自己炒的青菜以求營養充足,想來也是很累人的,所以媽媽往往晚餐煮好後就先去洗澡,休息一下喘口氣才吃。想想媽媽竟然就這樣煮了四人份的餐煮了快二十年,而且還買了很多食譜,食譜中也畫了很多記號,就是怕我跟弟弟營養不均衡,直到我跟弟弟上大學後,媽媽的烹煮大業才縮編,現在只要煮兩人份的食物了,偶爾爸爸比較晚回家,她就自己煮自己愛吃的,終於能比較輕鬆自在。

 

在新興市場媽媽最常買的葉菜應該就是番薯葉、空心菜跟龍鬚菜,另外也會買高麗菜、紅蘿蔔、白蘿蔔跟茄子等,偶爾過年會買豆苗或高麗菜苗,水果就買時令的水果,春天買桃子;夏天最常吃紅西瓜,最喜歡欣賞老闆拿西瓜刀切得西瓜要斷不斷的手法,西瓜很大,要擺在機車腳踏墊下方,但一條約七八塊,四個人也兩天就吃光了;秋天一定有軟柿子吃;冬天就買很大一包的柳丁、橘子回家慢慢吃,冬天家中總堆滿柳丁或橘子,一派富足。

 

葷食方面,媽媽最常買排骨回家煮蘿蔔排骨湯,或買絞肉回家蒸瓜仔肉,非常下飯,我很喜歡這道菜,不時也會買現成的滷雞腿或白斬雞。因為阿公以前是漁夫,也住在港邊,魚類通常由阿公或叔叔代購,回臺南鄉下時順道帶回家,就比較少在市場買。

 

冬天吃火鍋最開心了,因為家中的鍋子是火烤兩吃的,媽媽一定會買很多肉片讓我跟弟弟自己烤個過癮,也一定會從市場買很多蛋餃、燕餃、魚餃、芋頭等平常少吃的食材,還可以很豪氣地加沙茶醬吃,真的很幸福。雖然這幾年爆發的食安問題讓我理解到加工的東西真的不能吃,已經幾乎不吃餃類了,而自己的腸胃變弱也無法吃沙茶了,但曾經有過的幸福也很值得回味。

 

現在仔細想想,小時候媽媽真是很認真買菜煮菜,也會變化菜色,現在自己烹飪頂多就清炒青菜、煎里肌肉排配白飯,偶爾滷一鍋肉燥連續吃個三天,跟媽媽相比,真是懶得很呀!

 

到了下午,服飾店跟鞋店就陸續開門了,街道上還穿插著一些鐘錶行、手工藝材料行等,還有很多好吃的小吃,例如靠近郵政總局有一家賣了三十多年的愛玉冰,媽媽常常利用去郵局辦事情時,順便帶我在攤子上合喝一碗,清涼香甜;已結束營業的球庭路黑輪攤,到現在都還想得到那種湯頭充滿白蘿蔔的溫暖味道;南華路上的臺南米苔目跟三色豆花也是媽媽跟我常常光顧的攤子,只是現在想想,三色豆花的黑色跟黃色等應該是很不自然,乃是化學加工製作出來的吧?小時候也吃了不少髒東西呀!

 

很值得一提的是復衡一路上的聰明鴨肉,從很小就很愛的一家店,七、八歲時,因為不會用筷子剪米粉,我還會站在椅子上企圖把米粉拉高,高到米粉下端離開湯的水平面再下放到湯匙上,再以湯匙就口吃下,因為媽媽太常光顧,老闆一家都認識我媽了,老闆一家從爸爸媽媽到兒子女兒,每個人都流著東北大漢血統,又高又壯,老闆還唬弄過我說吃鴨肉就會長高!其實根本是他們家的東北血統讓他們變高的呀!

 

這家的招牌是鴨肉麵,也有冬粉、米粉跟鴨腸鴨血等料理,我的最愛是鴨肉米粉,並且一定要加很多很多黑醋,內臟類就沒有很愛了,偶爾全家一起來吃,媽媽會多點一份豆芽菜跟一盤鴨肉,讓大家吃得過癮。

 

到了晚上,逛街的人潮就漸漸多了,新興夜市的特色是衣服,以前高中要選班服時,一群同學就跑來市場挑選,最後同學投票選了一套米白色短裙加米白色上衣,肥胖的我一來其實不敢穿短裙,二來也討厭顯胖的米白色,校慶當天穿著那套衣服,還遇到國中暗戀的男生來逛,窘迫地想找個洞鑽進去。但媽媽並沒有很常從夜市幫我們買衣服,媽媽說覺得質料不夠好,雖然便宜但一下就穿壞,所以比較常趁百貨公司打折添購衣服。但很偶爾也會全家出動,去夜市走走晃晃,還會買一包很辣的燒酒螺邊吸邊吃邊逛。

 

除了跟媽媽或家人一起去之外,國中時常常用週六下午媽媽帶弟弟去上小提琴課、爸爸去學生家上家教的一個小時內偷溜去市場,我的目的地是錄音帶店。出了我家巷子後頭就是大同路了,往前走沒10分鐘就到中山一路跟大同二路交叉口,三角窗的建築物是以前黨外雜誌《美麗島》的編輯部,也是19791210日美麗島事件的發生地,這棟建築物沒有特別的招牌,一直很安靜,沒開店也沒人住,小時候胡亂猜測是因為軍警跟黨外人士曾在這邊發生流血衝突,怕影響風水吧(),現已被市府列為歷史建物,忘了我從哪本書得知這裡是美麗島事件舊址了,很重要的地點,但我想我同輩的高雄人可能都不知道,畢竟這棟建築外觀實在太普通平常了。

 

過了馬路就到了我最愛的錄音帶攤,國高中時很愛港星,張學友、葉蒨文、林憶蓮、張國榮的廣東專輯我都有,也買了不少表演工作坊相聲劇的盜版錄音帶,這家攤子也很妙,正版盜版都賣,我忘了自己是因為要省錢才買盜版,還是有的專輯該攤就只有出售盜版。總之,每星期來之前我就想好要買甚麼,一買完就拔腿趕回家。現在想想也頗大膽,如果有親戚打來我家沒人接,晚上再打,極有可能就會問起下午何以無人接聽,但這就麼相安無事到國中畢業了,錄音帶買回來會藏在抽屜,但抽屜沒鎖,我也不確定媽媽有沒有翻查過我的抽屜,但因為爸媽分別也會買一些錄音帶回家,若不仔細一捲捲觀看,看到錄音帶應該也無法第一時間反應過來,總之,一直不確定媽媽知不知道我囤積了那麼多錄音帶。如果媽媽知情卻沒說,我也只能感謝當時留給我的一點點喘息的機會,音樂對當時功課壓力極大的我來說具有很好的療癒功能,一捲錄音帶一聽再聽,從A面第一首到B面最後一首都能完整唱出,也是那個時代才有的一種輕緩細膩,用一種很認真的態度去認識每個歌手,我想,錄音帶時代的歌手應該比當今mp3時代的歌手幸福吧!現在這些錄音帶孩放在家中,不知道還能不能聽呢?

 

寫這篇的途中,上網搜尋以前常吃的小吃攤子是否還在,竟然大部份都還在營業,雖然有好多攤換位置了,真是令人驚喜,我應該要安排一趟回鄉之旅好好大吃特吃並拍照留念一番才是。畢竟新興市場也在我成長歷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呢!
(
103/4/12)

arrow
arrow

    ro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